國家政策和環境的驅動
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其中提到,“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于樂的變成教學軟件、游戲的開發和推廣”,并“支持開展人工智能競賽,鼓勵進行形式多樣的人工智能科普創作?!霸趪业墓膭钪?,更多資本、企業涌入這一領域,在市面推出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教育機器人和配套的學習課程等內容。
此外,中國人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中國的人工智能的論文數量是全球Z多的,且人工智能企業的數量也是全球第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滿足不了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強烈需求,特別是高端專業人才缺口較大,讓我國更加重視AI人才的培養。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0多個省發布了人工智能專項政策,各大高校也紛紛新增人工智能專業和機器人工程專業。在中小學教育中,教育部也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提出了要“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痹谶@種情況下,機器人教育不可能不“熱”。機器人教育在國外市場已獲得一定的驗證
機器人教育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國家盛行較早,部分國家已將機器人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中。例如美國已經有較完善的中小學機器人教育課程,包括在課堂上開展的機器人技術課程,機器人課外實踐活動,機器人為主題的夏令營,以及借助機器人作為工具來培養學生能力的相關課程。還有由美國國家自然基金支持的項目“K12教育中的機器人技術”, 目的是幫助K12教育者開發或改進機器人以支持STEM和開發機器人技術課程。
而這種通過實踐的教育模式顯然得到很多家長和孩子的認可,根據BSM和Digital Kids Media的聯合調查,65%家長表示,相對于傳統玩具,他們更愿意把錢花在能夠學習STEAM教育的教育機器人上。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親自參與編程以鼓勵青少年學習編程、蓋茨基金會主席梅琳達·蓋茨也曾表達對教育機器人的推崇
機器人教育的發展是自然的趨勢
教育機器人,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類玩具。玩具一直以來都被賦予期待為“打開智慧天窗的工具”,而教育機器人是教育屬性更重、教育內容更明確的一類玩具。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未來各個行業和日常生活都將隨著人工智能而帶來升級與變革,將人工智能的技術融入玩具中,是自然趨勢。
另一方面,無論是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缺口,還是當代社會整體對人才需求的轉變——更加關注人才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會促使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素質教育、甚至人工智能相關教育,而涵蓋了編程、物理學、基礎數學知識,能夠培養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能讓孩子更早接觸人工智能產品的機器人教育,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