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172號(教育類297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函》),針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字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應,提出將把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
據《答復函》稱,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已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范編程教育發展,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將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發展計算思維、提高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
而圍繞下一步工作主要安排考慮,教育部在《答復函》中提出將推動編程教育納入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并進一步培訓提升相關教師軟件編程能力。
具體來說,2019年初,教育部啟動了義務教育課程修訂工作,已完成了前期調研、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初步確定在小學、初中開設信息科技課程并組織研制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根據需要將編程教育有關內容納入其中。
此外,根據需要,教育部繼續組織開展相關教師軟件編程能力提升培訓工作,推動各地開展經驗分享交流活動,進一步提升編程教育實施水平。
《答復函》還特別提到:2018年-2019年,教育部先后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推動和規范編程教育發展。
對此,教育部也表示,編程教育等信息技術內容已納入到小學、初中科學課程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有機融入到相關學科課程,高中階段還專門開設信息技術課程。
關于這次《答復函》,就不得不提到在今年五月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CEO丁磊圍繞促進數字中國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實施數字新基建建言獻策,提出《關于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字化人才的提案》。
其中“建議將少兒編程納入學業水平考試,作為綜合素質評價重要內容;加強少兒編程教師人才培養”當時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時間再往前追溯。
在2014年,《浙江省深化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試點方案》,把信息技術(含編程)正式納入高考的考查科目之一。
在2017年,國務院發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就明確指出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緊跟著,北京、南京、廣州等教育發展先進城市陸續將擁有計算機特長和濃厚興趣列入中考特長項目。
可以這么說,編程,這種跟計算機扯上關系的課程,幾乎是在兩三年內,從默默無聞,一下子晉升成為各地政策及家長追捧的對象。
而對于編程大熱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是意料之中,放眼世界,少兒編程教育在世界各國包括我國的滲透率及各國對少兒編程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盡相同。
2016年美國就提出“面向全民的計算機科學”計劃,要普及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以應對“數字經濟”和“技術推動世界”的挑戰。以色列、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也先后將計算機編程引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編程思維,引入時間一般在10-12歲,英國甚至5歲的兒童就開始學習編程。
誠然,目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體系規劃和教學內容設計落后,缺少編程的教學內容,老師編程教育的經驗和能力不足,無法給學生程序設計上的專業指導等問題,致使優質的編程教育在短時間內無法普及。
但亦如《答復函》中提到的那樣,現在陸陸續續對“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范編程教育發展”、“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以及“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等三個方面開展了十分關鍵的工作。
同樣,社會上有很多類似城關區機器人編程培訓學校這樣的編程培訓機構,為日益增長的編程教育需求貢獻了力量,我們一起努力!
如今,編程教育不僅能在必修學分中占據一席之地,還能在兩會中被提案,被議論,被答復,不能不說這是國家和社會針對編程教育釋放的又一次重要信號。
總而言之,少兒編程已經是大勢所趨,它將在未來幾年里飛速發展,而對于所有孩子們而言,編程不止是一種計算機語言,更是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溝通"語言,少兒編程也將成為舉足輕重的學科之一,也許在未來更要列入高考科目中去。
所以從現在起,每一位家長都應重視起編程行業的發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更好的面對全民編程的來臨。